隨著近年來電動車的普及和推廣,方便快捷的電動車逐漸成為大多數居民的選擇。據不完全統計,漢中市電動車保有量達48萬余輛,位居全省第五。老舊小區的充電設施同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。漢臺區在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,始終堅持綠色循環、漢風古韻的發展思路,因地制宜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,大力推動惠民生擴內需,讓人民群眾得到了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惠。
舊城改造關乎民生、牽動民心,考驗著區域治理能力和智慧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開展以來,漢臺區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發展理念,創新推行“三要素保障、三股勁發力、三方面落實”的“三個三”工作機制,有力推進老舊小區充電設施加裝工作,消除“飛線充電”安全隱患,破解群眾充電難題。
“三要素”保障 聚力破解難題
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舉措,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。漢臺區始終堅持系統思維,分級分類推進改造提升,打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“升級版”。強化組織領導,成立工作專班。漢臺區政府立即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,先后制定《漢臺區老舊小區改造實施細則》《漢臺區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》,明確住建、發改、城管等部門職責分工,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及充電設施加裝工作。堅持系統思維,整合存量資源。推動小區與片區相結合、拆違與新建相結合、保護與利用相結合,保留歷史記憶和特色風貌。同時因地制宜制訂改造方案,分級分類推進改造提升,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,強合力、求精準、干實在,切實攻克老舊小區充電難題。建立調度機制,確保工作落實。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納入全區重點工作調度會,定期召開老舊小區工作推進會,找準矛盾癥結解決問題難題,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施策,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及充電設施加裝工作。
“三股勁”發力 精準靶向施策
老舊小區改什么、如何改、改得怎么樣,居民最有發言權。漢臺區通過改造前“問需”,改造中“問計”,改造后“問效”,靶向診斷推進老舊小區煥新。政府當“紅娘”,牽好改造“紅線”。街道牽頭、社區配合,對全區老舊小區數量、樓棟數、戶數、小區空間等信息進行詳細摸排,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,將符合加裝條件的235個老舊小區列入“充電難”專項計劃;堅持拆違先行、集中連片,累計拆除違章建筑2.39萬平方米,有效釋放小區空間,因地制宜合理設置充電位置;積極與深圳市小兔充充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對接,通過引入社會資本,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的方式,采取第三方投資或政府直接投資等方式,逐小區開展充電設施加裝工作。專家提方案,擘畫改造“藍圖”。結合“三師”進社區工作,邀請專家對加裝充電設施所涉及的規劃、消防、用電、通信等進行專業化指導,及時向建設單位、設計單位反饋,推動群眾需求落地轉化。目前,202個老舊小區已完成充電設施加裝工作,累計設置非機動車充電樁1026個、汽車充電樁15個,新建充電車棚326處。群眾唱主角,織就改造“畫卷”。積極回應群眾訴求,通過“院壩會”等形式充分征求群眾意見,激發居民主人翁意識,由小區黨支部、業委會牽頭,將群眾反映強烈的小區建設停車位施劃、充電設施需求、群眾關心的充電設施位置布點、消防安全、噪音污染等問題,納入舊改必須實施內容,形成“一小區一策”的改造內容清單。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600余條,認真記錄、積極采納,變政府“端菜”為群眾“點菜”。
“三方面”落實 創新治理模式
老區改造不是改了就完。漢臺區通過實地走訪調研、現場意見征集等方式,全方位收集居民訴求,列出問題清單,逐小區逐項目開展增補改造“回頭看”工作。開展隱患整治,確保住房消防安全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,通過暢通消防通道、清理樓道雜物、拆除違章建筑、加裝充電設施、更新滅火器材等方式,有效消除老舊小區面臨的諸多消防安全隱患問題,切實保障群眾住房的消防安全。堅持群眾說了算,改到百姓“心坎”上。秉持“舊改居民說了算”的理念,聽民意、聚民智,改不改讓群眾定,怎么改讓群眾提,切實完善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,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檔升級。讓老百姓享受到更溫暖、美好的人居環境,將舊改項目打造成“暖心工程”。堅持黨建引領,突出共商共建共享。深入推行“五個一”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治理,建立服務監督機制。倡導小區黨員自發組建志愿服務隊,義務開展巡防、宣傳、助老助幼等活動,讓小區“改得好”更“治得好”,有力破解基層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難題。
漢臺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緊密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和基層社會治理要求,創新工作路徑,以“三個三”工作機制大力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。通過檢視已改造小區長效管理機制運行、各類設施服務維護等情況,有針對性地補齊基礎設施、居住環境、物業管理等短板,確保改造效果長期保持。漢臺區將牢牢抓住“安居”這個人民群眾幸福的基點,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,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,一體推進好房子、好小區、好社區、好城區“四好”建設,讓人民群眾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(來源 區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)